隨著香港快速邁向「超級老齡社會」,到2036年,每三位市民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。隨年齡增長,慢性病、肌肉流失、免疫力下降、骨質疏鬆及認知退化日益普遍。研究顯示,營養飲食是延緩衰老、提升免疫力與生活品質的重要策略,也是長者健康的核心保障。
長者飲食不只是「吃飽」,更要「吃對、吃好、吃均衡」。隨著消化能力下降、牙齒問題及慢性病用藥,單靠日常飲食往往無法滿足需求。科學配方的營養補充品與營養飲品,能有效補足營養缺口,維持身體機能,支持康復與延長健康壽命。
全球約三成長者存在營養不足。及早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,不僅可降低骨折風險,也能提升免疫力。

「年紀大了,少吃一點沒關係」是一大誤區。香港社區長者約15–30%存在營養風險,住院長者比例甚至超過50%。
營養不足可能造成:
肌肉流失:行動受限、跌倒風險增加
免疫力下降:容易感染、傷口癒合慢
骨質疏鬆:骨折風險升高
認知退化:失智風險增加
情緒低落:心理健康受影響
藥物效果下降:營養狀態影響藥物代謝
營養對長者而言,是維持自主生活與晚年尊嚴的關鍵。
65歲後,新陳代謝下降,但對蛋白質、維生素D、鈣、B12及抗氧化營養素的需求不降反升,需要低熱量、高營養密度的飲食:
蛋白質:每日1.0–1.2克/公斤,康復期或慢性病可達1.2–1.5克/公斤
維生素D + 鈣:維生素D 800–1000 IU,鈣1000–1200毫克
維生素B12:建議補充甲基鈷胺素
膳食纖維與水分:每日25–30克纖維,1500毫升以上水
抗氧化營養素:維生素C、E、鋅、硒及植物營養素
只吃粥或喝湯: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不足
補品越貴越好:未必滿足核心需求
吃素最健康:需補充B12、鐵、鈣及優質蛋白
營養品會傷腎:腎功能正常下適量安全
沒病就不用補充:早期缺乏仍會影響健康

蛋白質:雞蛋、魚、豆腐或乳清蛋白飲品
維生素D + 鈣:日曬、蛋黃、奶製品或補充劑
Omega-3脂肪酸:深海魚或魚油
膳食纖維:燕麥、蔬菜或益生元
維生素B群:尤其B12,建議甲基鈷胺素
抗氧化營養素:維生素C、E、鋅、硒及植物營養素
益生菌:L. acidophilus、Bifidobacterium,活菌數≥10億CFU
日常補充:每日1次,補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
體重下降或營養不足:每日2–3次,額外補充400–600大卡
康復或術後:高蛋白、高Omega-3,每日2–3次
吞嚥困難者:選糊狀或凝膠狀產品
小技巧:冷藏口感佳,可加入燕麥或水果;避免與某些藥物同服。
定期評估營養(MNA-SF簡表)
創造愉快用餐環境
改良烹飪方式,提高口感
使用營養飲品維持基本營養
與醫療團隊保持溝通,掌握藥物影響
基因檢測與腸道菌群分析,可提供個人化營養方案。蛋白質補充搭配阻力訓練,預防肌少症效果可提升三倍。SilverMarket 結合AI智能營養評估與定期配送,實現動態營養管理。
醫學導向選品,符合國際長者營養指南
本地化配方,口味適合華人
清楚標示熱量、蛋白質、糖分及鈉含量
免費營養諮詢,由持牌營養師提供建議
長者友善服務:電話訂購、定期配送、大字版說明
科學營養飲食是長者健康與長壽的基礎。均衡飲食能延緩老化、提升生活品質,讓長者擁有尊嚴、活力與自主。每一口營養,都是健康投資。
Copyright © Created By Digital Mix, All Rights Reserved.